马术是现在人都喜欢的一项运动,在星辉养马场中马匹进行合理的装蹄不仅可以防止蹄角质过度磨灭和防滑,而且对预防蹄病和变形蹄的发生,矫正变形蹄和异常步,配合治疗某些肢蹄疾病等都有重要作用。在装蹄过程中,削蹄、修配蹄铁、下钉三个方面是装蹄质量的关键环节。 下面养马场就来了解一下削蹄有哪些注意事项?
削蹄
1、蹄与系的方向是否一致?
蹄与系的方向(即趾骨轴)是确定削蹄正确与否,以及削蹄后的蹄形是否适应肢势的标准。因此,削蹄时要求蹄与系的方向一致。其判定标准是:从肢前望,由系的前上方中央向蹄设一垂直线,将系部内外等分,垂线落于蹄尖中央,侧望时,系部的倾斜方向与蹄的倾斜方向成直线。若蹄与系方向前倾,说明蹄踵削切不足而偏高,蹄与系方向后倾是蹄踵偏低或蹄尖壁过长;蹄与系方向外倾,说明蹄的外侧低内侧高,蹄与系方向内倾则蹄的内侧低外侧高。上述现象都会造成体重偏压于蹄的低侧,破坏蹄的平衡负重,久之会诱发变形蹄或肢蹄疾病。因此,在削蹄时应力求做到蹄与系的方向一致,不一致应及时给予修整或矫正。?
2、左右两蹄大小、长度是否相同?
正常左右蹄的大小应相同,蹄的长度也应一致。蹄的大小通常是以该蹄所装用的蹄铁的号数来表示,例如,装1号蹄铁的蹄子即为1号蹄以此类推。马1号蹄蹄尖壁的长度约为76mm,每大1号,蹄尖壁长度增加2mm。但在实践中不可能逐蹄测量,因此在削蹄时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常以手指基部测量蹄尖壁的长度。一般蹄尖壁的长度约为78-80mm,稍小的蹄约72-76mm较大的蹄约84-88mm。
3、蹄尖壁与蹄踵壁的长度比例和蹄角度是否适当?
马正常的蹄形,蹄尖壁与蹄踵壁的长度比例,前蹄约为2.5:1,后蹄约2:1;蹄尖壁与地面的角度,前蹄为50-55度,后蹄为55-60度。